2025年7月6日,全球烟草行业迎来新一轮消费洞察报告的发布,引发市场与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。据《烟草经济日报》记者调查,2025年第二季度,全球烟草市场呈现出“传统与新兴并进”的态势,其中“年轻人抽的烟”成为行业焦点,电子烟、低焦油香烟以及草本替代品等创新产品持续抢占市场份额,而传统烟草产品则在严格监管下寻求转型。
记者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的烟草专卖店走访时发现,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持续加强对传统烟草的管控,但“年轻人抽的烟”依然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烟民告诉记者:“现在很多年轻人更倾向于尝试电子烟或草本烟,因为它们味道更清新,且宣传上强调‘健康’,虽然我知道这未必是真的,但确实比传统香烟好接受。”
根据国际烟草协会(ITA)发布的《2025年全球烟草消费趋势报告》,电子烟在25岁以下人群中的渗透率已达到32%,较2024年同期增长8个百分点。报告指出,这一现象与各国监管政策的松紧程度密切相关。例如,美国FDA在2024年放宽了对电子烟口味限制后,薄荷、水果味电子烟销量激增,而中国则因《电子烟管理条例》的严格执行,使得正规电子烟品牌市场占比仅维持在15%左右。
烟草行业资深分析师李明(化名)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年轻人抽的烟”之所以成为趋势,一方面是口味创新满足了年轻群体的个性化需求,另一方面则是品牌营销策略的升级。记者注意到,某国际烟草巨头在2025年推出的“轻雾”系列电子烟,通过社交媒体KOL推广,单月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,其中90%的消费者为18-30岁人群。
然而,监管层面对这一趋势的警惕并未放松。2025年6月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烟草制品消费管控的通知》,明确要求电商平台下架所有“诱导性”电子烟产品,并对传统香烟的包装设计提出更严格的警示标识要求。上海市烟草专卖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:“我们近期查获了一批伪装成‘草本茶包’的新型烟草制品,其尼古丁含量远超普通香烟,这种‘年轻人抽的烟’更具隐蔽性,监管难度很大。”
在价格方面,传统烟草产品依然占据主导地位。记者调查发现,北京地区“中华”牌香烟(软包)价格为65元/包,而“利群”牌(红)为30元/包,但电子烟的均价仅为传统香烟的60%-70%,其中某款热销电子烟“悦刻”单支售价为45元,按使用周期计算,长期成本优势明显。
烟草法律专家王律师指出,我国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》履约进程加速,但“年轻人抽的烟”的界定标准仍存在模糊地带。他举例说:“如果一款产品宣称不含尼古丁,但实际含有合成尼古丁衍生物,是否属于烟草制品?这在法律上尚无明确界定,容易形成监管真空。”
消费者评价方面,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年轻烟民,其中6人表示“会尝试电子烟”,但对其安全性存疑;4人坚持传统香烟,认为“新玩意儿不靠谱”。一位25岁的程序员小张说:“我试过电子烟,但总觉得少了点‘劲’,而且价格不便宜,一个月下来比抽真烟还贵。”
行业市场行情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全球烟草行业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3.2%,但结构分化明显。传统卷烟增长率为1.5%,而新型烟草制品增长达8.7%。某烟草上市公司财报显示,其电子烟业务贡献了总利润的22%,远超预期。公司发言人表示:“‘年轻人抽的烟’正成为行业新的增长极,但合规经营仍是底线。”
值得关注的是,国际烟草巨头纷纷布局“无烟产品”。菲利普·莫里斯国际公司(PMI)的加热不燃烧产品iQOS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突破20%,尽管该产品价格高达120元/包,仍吸引了不少追求“品质”的年轻消费者。记者在成都某高端商场看到,iQOS专柜前排队人数众多,店员透露:“每天能卖出50盒以上,主要是25-35岁的白领群体。”
烟草相关法律和合规领域也出现新动态。2025年7月1日,欧盟正式实施《烟草及新型烟草制品法规(修订版)》,将电子烟纳入严格监管,规定尼古丁含量不得超过20毫克/毫升。这一举措被业内视为“年轻人抽的烟”市场可能迎来新一轮洗牌的信号。
业内专家点评普遍认为,未来烟草行业将呈现“双轨制”发展:一方面,传统烟草在监管压力下逐步收缩;另一方面,“年轻人抽的烟”在创新与合规的平衡中寻求突破。中国控烟协会秘书长表示:“无论形式如何变化,减少青少年烟草消费才是最终目标。任何打着‘健康’旗号的新产品,都必须接受科学评估。”
多位烟民或消费者评价显示,市场分化现象日益明显。一位长期吸食传统香烟的消费者说:“现在超市里电子烟种类太多了,但我不敢碰,怕上瘾更难戒。”而另一位年轻消费者则认为:“传统烟太呛,电子烟至少味道好闻,算是一种进步吧。”
综合各方报道,2025年7月6日的烟草消费洞察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图景。从监管政策到市场反应,从产品创新到消费者选择,“年轻人抽的烟”正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变量,其发展轨迹将继续牵动全球烟草经济的神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