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6日,随着烟草行业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,各大烟草品牌纷纷调整营销策略,试图在年轻消费者中占据一席之地。记者今日走访多地市场,发现烟草企业正通过包装设计、口味创新以及数字化营销等方式,吸引年轻烟民的关注。在湖北武汉,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20岁的大学毕业生小张,他坦言:“现在年轻人抽的烟越来越讲究,不仅要味道好,包装也要有个性。”
据行业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全国烟草销量同比增长3.2%,其中18至30岁的年轻消费者占比首次突破25%。这一现象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。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》中明确指出,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,并要求烟草企业不得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诱导性营销。然而,在实际市场中,仍有部分品牌通过“社交裂变”等隐蔽方式吸引年轻用户。
在湖北地区,烟草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。记者走访武汉、宜昌等地烟酒店时发现,湖北人抽什么烟的多啊?传统品牌如“黄鹤楼”仍占据主导地位,其中“黄鹤楼(软蓝)”售价45元/包,“黄鹤楼(硬1916)”售价60元/包,销量稳居前列。但与此同时,一些新兴品牌如“白沙(硬)”售价25元/包,凭借更亲民的价格和年轻化的包装设计,在年轻群体中逐渐走红。
多位烟草行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年轻化现象背后反映了消费习惯的变迁。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李教授指出:“年轻一代对烟草的认知与父辈不同,他们更注重品牌调性和社交属性。但这也给控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。”他呼吁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,避免将营销目标对准低龄群体。
消费者评价方面,记者采访了不同年龄段的烟民。30岁的程序员小陈表示:“我最近换了‘红双喜(硬)”售价30元/包,因为它的包装设计更符合我的审美。”而18岁的职高学生小王则透露:“我们宿舍流行抽‘白沙(硬)”,主要是价格便宜,还能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好看的烟盒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小王提到的“社交平台晒烟”行为,已被多地监管部门列为控烟执法的重点关注对象。
烟草市场行情显示,2025年第二季度,中高端香烟销量环比增长5.7%,而经济型香烟销量增长仅为1.2%。这一数据印证了消费升级的趋势。在湖北宜昌,一家连锁烟酒店老板透露:“现在年轻人买烟越来越挑剔,有些甚至专门定制‘小盒设计款’,虽然价格贵一点,但销量不错。”他举例说,“利群(新版)”售价40元/包,因包装简约大气,受到大学生群体青睐。
法律合规层面,2025年1月生效的《电子烟管理办法》对传统烟草的营销行为也产生了间接影响。部分烟草企业开始效仿电子烟行业的合规做法,如减少广告投放、增加健康警示语等。但仍有灰色地带存在。记者在武汉某高校附近发现,一家便利店虽未明示售卖烟草,但通过扫码点单方式向学生群体推销“黄山(红方印)”售价28元/包,这种隐蔽销售方式是否合规,目前尚无明确界定。
湖北人抽什么烟的多啊?在荆州市场调研中,记者发现“红塔山(经典1956)”售价35元/包因其“怀旧”定位,在90后消费者中颇受欢迎。当地一位烟酒店老板分析:“年轻群体不是不抽烟,而是抽得更‘讲究’。他们会研究品牌故事、烟丝配方,甚至关注包装的环保性。”
针对这一现象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副主任王研究员警告:“烟草年轻化趋势若不加以遏制,将直接影响国家控烟目标的实现。企业应自觉履行社会责任,监管部门则需完善法律法规,堵住营销漏洞。”他建议参考国际经验,如英国实施的“无烟一代”政策,从法律层面禁止向特定年龄段人群销售烟草。
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,一位25岁的市场分析师提出了不同观点:“年轻人尝试烟草的原因复杂,单纯禁止并非良策。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公共健康。”他提到,部分国家和地区通过提高烟草税、增加健康提示等方式,在保障行业发展的同时减少青少年吸烟率。
临近傍晚,记者在武汉江汉路步行街观察到,一家新开业的“潮牌烟草店”吸引了大量年轻人驻足。店内不仅售卖传统香烟,还提供“个性化定制”服务,如更换烟盒贴纸等。店员告诉记者,这类服务每月能带来约10万元的额外收入。然而,这种营销方式是否合规,仍需等待监管部门进一步明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