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6日,全球烟草行业原料市场迎来新一轮波动,国内烟草原料行情持续受到政策调控与供需关系的影响。记者今日走访多家烟草原料交易市场及零售终端,发现尽管近期部分原料价格有所回落,但终端香烟价格依然坚挺,消费者对“一箱香烟有打折吗”的疑问不绝于耳。
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国内烟草原料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%,主要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及国内环保政策收紧影响。云南、贵州等传统烟草种植区原料价格较上月微跌1%-2%,但优质烟叶价格仍保持在每公斤80元左右,较去年同期上涨3%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烟叶贸易商表示:“今年雨水偏多,部分烟叶品质受到影响,但市场需求稳定,价格短期内难以大幅下跌。”
在零售终端,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烟民。北京朝阳区某烟酒店店主李女士告诉记者:“最近问‘一箱香烟有打折吗’的顾客特别多,尤其是中高端品牌。但根据烟草专卖局规定,香烟销售不允许低于批发价,所以打折空间非常有限。”她举例说,一箱(50条)中华香烟批发价约为2.5万元,零售价普遍在3万元以上,即使有促销活动,最多也只能优惠200元左右。
中国烟草学会专家王教授接受采访时指出:“烟草行业原料价格波动与终端销售价格关联度不高,主要因为国家烟草专卖局对零售价有严格管控。目前市场上所谓的‘打折’更多是零售商自行承担部分利润空间,而非真正的降价。”他同时提到,2025年新实施的《烟草制品零售价格管理办法》进一步规范了价格行为,禁止任何形式的低价倾销。
记者注意到,国际市场原料价格变化对国内市场影响逐渐显现。根据菲莫国际(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)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,全球烟草原料采购成本较一季度上涨4%,其中巴西、津巴布韦等主要原料出口国因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供应趋紧。一位进口商透露:“现在进口优质烤烟叶到岸价已突破每公斤90元,较去年上涨近10%,这部分成本最终会传导至终端。”
在消费者端,价格敏感度依然较高。上海市民张先生向记者抱怨:“现在一包软中华要65元,比去年涨了5元,虽然问‘一箱香烟有打折吗’时商家总是摇头,但偶尔能碰到买二送一的活动,算是小福利。”另一名来自武汉的烟民刘女士则表示:“价格涨了,但品质没提升,感觉不值当。特别是现在电子烟竞争激烈,传统香烟的压力更大。”
烟草行业合规监管方面,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开展“清源断流”专项行动,重点打击原料走私与非法销售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5年上半年全国查获非法烟草制品案件同比上升15%,涉案金额超过8亿元。一位参与行动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:“很多所谓‘打折’香烟其实来自非法渠道,消费者购买存在法律风险和健康隐患。”
行业市场行情显示,不同品类香烟价格走势分化明显。高端品牌如利群、玉溪等价格相对稳定,而中低端产品如红塔山、红双喜等部分型号出现2%-3%的调价。一位大型连锁便利店负责人透露:“我们店里的香烟销售额占整体约20%,近期虽然价格未变,但销量小幅下滑。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小包装香烟,整箱购买的比例从去年的15%降至12%。”
法律合规层面,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,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烟草促销活动。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赵律师表示:“法律明确禁止打折销售,但市场上有部分零售商通过‘买赠’等方式变相促销,这种做法已构成违法,消费者可向烟草专卖局举报。”
业内专家对下半年市场预期持谨慎态度。中国社科院烟草研究所研究员陈博士分析:“原料价格短期内难以大幅回落,但终端消费可能因经济形势变化而调整。预计下半年烟草行业将延续‘量减价稳’的态势,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将进一步提高。”
记者在走访中发现,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向替代品。杭州一家电子烟店店主透露:“虽然电子烟价格比传统香烟贵,但近期咨询量增加30%,很多老烟民在寻找‘性价比’更高的选择。”不过,他强调电子烟同样受监管,并非完全合法的替代方案。
针对消费者普遍关心的“一箱香烟有打折吗”问题,多地烟草专卖局回应称:任何低于批发价的销售行为均为违规,消费者可通过12313热线举报。同时,市场监管部门提示,近期有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媒体兜售“低价香烟”,购买者不仅面临法律风险,还可能买到假冒伪劣产品。
在云南曲靖烟叶交易市场,记者看到尽管原料价格稳定,但交易量明显不如往年。一位烟农坦言:“现在种烟成本高,但价格没跟上,去年一亩地纯收入约3000元,今年估计要降200元左右。”这种原料端与消费端的双重压力,使得烟草行业整体发展面临新的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