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6日,随着我国烟草行业市场净化工作的持续推进,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再次加大了对非法烟草制品的打击力度。据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,近期全国范围内开展的“利剑行动”已取得显著成效,尤其是针对走私烟、假烟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空前。在福建厦门,一场针对烟草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也同步展开,当地市民“厦门抽啥烟”的讨论热度不减,反映出市场净化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。
据厦门烟草专卖局负责人介绍,本月以来,该局联合公安、海关等部门,在厦门港口、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开展了多次突击检查,共查获涉嫌走私的“万宝路”“ Marlboro”等品牌香烟共计500余条,涉案金额超过30万元。这些香烟均未标注中文标识,属于典型的非法入境烟草制品。执法人员表示,此类香烟不仅逃避了国家税收,还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隐患,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。
与此同时,在厦门本地市场,假烟问题依然存在。记者走访了厦门多个烟酒店和农贸市场,发现仍有部分商家在销售假冒“中华”“双喜”等知名品牌香烟。一位长期在厦门从事烟草销售的商户透露:“现在市场查得严,但总有人铤而走险。厦门抽啥烟?很多消费者图便宜,还是会买假烟,这让我们正规商家也很无奈。”该商户表示,假烟价格通常只有真烟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,例如一条真品“中华”香烟售价约1200元,而假烟仅需400元左右,巨大的价格差距使得假烟仍有市场空间。
针对这一现象,厦门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强调:“消费者购买烟草制品时,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。正规渠道销售的香烟都有防伪标识和税控标识,而假烟往往缺乏这些标识,或者标识模糊不清。我们建议市民,如果不确定烟草的真伪,可以拨打12313烟草专卖举报热线进行咨询。”
在监管层面,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发布的《2025年烟草市场净化率目标责任书》明确要求,各地要确保本年度烟草市场净化率达到95%以上。业内专家指出,这一目标的设定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于烟草市场规范化管理的决心。北京烟草研究所研究员张明(化名)表示:“市场净化率的提升,不仅需要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,还需要消费者提高辨别能力。从长远来看,只有形成‘全民参与、共同监督’的良好氛围,才能彻底杜绝假烟、走私烟的生存空间。”
记者在采访中随机询问了几位烟民对当前烟草市场的看法。一位在厦门工作的陈先生(化名)表示:“厦门抽啥烟?我现在只去大型超市或者指定烟草专卖店购买,虽然贵一点,但至少放心。有一次我在路边小摊买了条‘玉溪’,抽起来味道不对,后来发现是假烟,以后再也不敢贪小便宜了。”另一位烟民李女士(化名)则建议:“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,让更多人知道假烟的危害,特别是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。”
在法律和合规方面,我国《烟草专卖法》明确规定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生产、销售、运输烟草专卖品。违反者将面临没收违法所得、罚款甚至刑事责任。厦门一位律师表示:“近年来,随着法律体系的完善,烟草违法行为的成本越来越高。但仍有不法分子顶风作案,这需要监管部门继续保持高压态势,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,让经营者知法、守法。”
此外,行业市场行情也值得关注。2025年第二季度,全国烟草行业整体销售情况平稳,但非法烟草制品的查处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。业内人士分析,这可能与全球经济形势变化、部分消费者转向低价烟有关。厦门烟草公司市场部经理王女士透露:“今年上半年,我们公司通过‘扫码购烟’等数字化手段,有效提升了正规渠道的覆盖率。消费者通过扫描烟盒上的二维码,可以查询到烟草的真伪和来源,这一举措在厦门市场的推广效果显著。”
在厦门,关于“厦门抽啥烟”的讨论,不仅反映了市民对烟草市场的关注,也折射出市场净化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。随着监管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消费者意识的提高,假烟、走私烟的生存空间正被逐步压缩。然而,要让烟草市场真正实现“净化”,还需要各方持续努力,形成合力。厦门烟草专卖局表示,接下来将继续开展常态化巡查,同时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监督,共同维护一个健康、规范的烟草市场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