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4日,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持续深化规范管理,市场秩序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。当日,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5.3%,其中红塔山(软经典)等标志性品牌销量稳中有升,市场反应积极。记者走访多地烟草零售终端发现,尽管价格敏感度提升,但消费者对品质与合规性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。
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烟草专卖店,店主李女士向记者透露:“最近不少顾客会主动询问‘红塔山(软经典)烟多钱’,并且会对比不同渠道的价格。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定价销售,一包红塔山(软经典)目前售价为12元,这是经过统一规范的。”她表示,随着《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》修订后的新规落地,零售终端对假烟、走私烟的防范意识更强,消费者也更加信任正规渠道。
与此同时,行业监管力度持续加码。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在7月3日通报了一起跨省非法运输烟草专卖品案件,涉案金额超过500万元。该局相关负责人强调:“新修订的《刑法修正案》对非法经营烟草的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,特别是针对网络渠道的监管,通过大数据追踪,已实现‘线上发现、线下查处’的高效联动。”
记者采访了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张教授,他分析道:“当前烟草行业正经历从‘规模增长’向‘质量效益’转型的关键期。一方面,‘双控双提’政策(控量、控价、提质、提效)推动企业优化产品结构;另一方面,消费者对低焦油、低危害产品的需求上升,例如云南中烟推出的‘云烟(软珍品)’焦油量已降至6mg/支,符合WHO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》的逐步减害要求。”
在消费者端,多位烟民对价格与品质的权衡表达了不同看法。来自上海的陈先生表示:“虽然‘红塔山(软经典)烟多钱’这个问题我每次买烟都会确认,但现在更关心烟丝的饱满度。正规渠道的烟,包装上二维码扫码可查真伪,心里踏实。”而一位匿名消费者则抱怨:“最近市场上出现‘降价促销’,比如有人称能买到8元的红塔山,但拆开一看是假货,还是得认准‘国家局认证’标识。”
市场行情方面,国际烟草巨头菲利普·莫里斯公司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,其电子烟品牌IQOS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已突破15%,但传统卷烟业务仍占据主导地位。中国烟草总公司回应称,将逐步推进“一价一码”追溯系统,确保从生产到零售的全链条透明化,预计2026年覆盖率将达到90%。
此外,多地烟草公司开展了“合规宣传周”活动。重庆市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场监管局,在主城区设置12个咨询点,解答消费者关于烟草广告限制、未成年人保护等疑问。一位市场监管人员表示:“新《广告法》禁止所有形式的烟草促销,但部分商家仍存在‘擦边球’行为,比如用‘限量版’字样暗示稀缺性,我们将加大巡查力度。”
在法律合规层面,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发布指导案例,明确因烟草包装标识不规范引发的民事纠纷,消费者可主张三倍赔偿。北京市律协消费者权益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律师指出:“这体现了立法对弱势群体的倾斜保护,比如烟盒上若缺少‘吸烟有害健康’警示语,消费者不仅可退一赔三,还可举报要求监管部门处罚。”
行业内部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变化。黄淮流域某省级烟草公司透露,为应对环保压力,已投资3亿元升级水松纸生产线,使单包烟耗纸量减少10%。而“中华”品牌则通过推出“中华(金中支)”等高端系列,进一步巩固利润空间,该款香烟定价120元/包,市场反响热烈。
综合来看,2025年7月4日的烟草行业动态显示,在政策收紧与市场需求的交织下,行业正朝着更加规范、透明的方向发展。从零售终端的价格询问“红塔山(软经典)烟多钱”,到执法部门的严打行动,再到消费者的理性选择,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着烟草市场的良性循环。而未来,如何在控烟与健康的大背景下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,仍是行业亟待解答的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