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6日,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,我国烟草行业价格指数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《2025年6月烟草行业价格指数报告》显示,全国卷烟零售价格整体稳中有升,部分高端品牌涨幅明显。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零售终端发现,尽管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市场价格调控,但市场供需关系仍对价格指数产生显著影响。
在南京某大型超市的烟草专柜,记者注意到“中华”品牌系列香烟价格普遍上调。一位正在选购香烟的消费者告诉记者:“今年‘中华’系列价格涨了大概10%,特别是‘中华金短支’,现在卖到120元一包,比去年贵了不少。”该消费者表示,尽管价格上升,但高端品牌的需求并未减少,尤其是商务送礼和特殊场合消费群体。
与高端品牌形成对比的是,中低端香烟价格相对稳定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如“红塔山”、“白沙”等大众品牌价格基本维持在30-50元区间,未出现大幅波动。一位烟草零售商透露:“普通品牌销量反而有所增加,可能是消费者在高端品牌涨价后转向性价比更高的选择。”
值得关注的是,本月中旬即将实施的《烟草价格调控条例(修订版)》对市场预期产生了微妙影响。法律专家指出,新规明确要求烟草企业在调价前需提前15天向社会公布,并规定零售终端价格变动不得超过出厂价上调幅度的120%。这一规定旨在避免市场出现恶性竞争和价格混乱。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律师表示:“新规强化了烟草价格透明度,对维护市场秩序有积极作用。”
在行业内部,关于价格指数的解读存在不同声音。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明认为:“当前价格指数上涨主要受三方面因素驱动:原材料成本增加、税收政策调整以及消费升级趋势。特别是‘煊赫门跟梦都’等新兴高端品牌的市场表现,为行业价格指数提供了新的增长点。”他补充道,这些品牌通过创新营销和品质升级,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,其平均零售价已突破80元大关。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呈现明显分化。30岁的白领陈女士表示:“‘煊赫门跟梦都’虽然贵,但包装设计和口感确实有特色,偶尔购买可以接受。”而另一位40多岁的烟民则坦言:“价格涨得太快,现在一包好烟相当于一顿快餐钱了,考虑减少吸烟频率。”
市场监管方面,多地烟草专卖局已启动夏季市场价格专项检查。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王强介绍:“我们重点监控两种情况:一是零售终端是否存在囤积居奇行为,二是网络渠道是否存在低价倾销现象。截至目前,已查处违规案件23起,涉及金额超过50万元。”
从行业市场行情来看,2025年第二季度烟草行业价格指数呈现“金字塔”式分布:高端品牌(50元以上)价格上涨3.2%,中端品牌(20-50元)上涨1.5%,低端品牌(20元以下)基本持平。中国烟草协会市场分析师刘洋指出:“这种价格结构反映了消费升级的大趋势,预计下半年随着中秋、国庆等节日临近,高端品牌价格仍有上涨空间。”
值得关注的是,电子烟市场的价格战对传统烟草价格形成了一定压力。某电子烟品牌代理商透露:“我们主力产品‘小烟’系列价格已降至80元以下,这对传统高端香烟构成了替代威胁。”烟草行业专家表示,这种竞争态势可能促使传统烟草企业进一步调整价格策略。
在合规性方面,记者注意到新版《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》对零售终端的定价行为提出了更严格要求。上海某连锁便利店负责人表示:“现在调整价格必须提前向辖区烟草专卖局备案,否则可能面临最高3万元的罚款。”这种监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。
消费者保护协会的调研数据显示,超过60%的受访者认为烟草价格上涨对其消费习惯产生了影响。协会秘书长赵女士呼吁:“希望监管部门在调控价格的同时,加强对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。”
综合当天市场情况,记者观察到“煊赫门跟梦都”等品牌在部分区域出现了短暂的供不应求现象。南京新街口商圈一家品牌专卖店店长介绍:“这两天这两个品牌的订单量比平时增加了约30%,可能是因为价格上调前的抢购潮。”
展望后市,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在严格的监管政策和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双重作用下,烟草价格指数将保持相对稳定,但结构性调整趋势明显。特别是随着健康理念的普及和替代品市场的竞争加剧,烟草行业价格体系可能面临新一轮洗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