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友客这家店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每次路过那家玻璃门面,看着里面琳琅满目的进口零食、网红咖啡还有那些包装精美的日用品,心里就痒痒的,总想进去看看。可一进去,价格标签就让人瞬间清醒。一小盒进口巧克力标价88,一包日本产的薯片59,就连平时超市里几块钱的瓶装水,在这里也要卖到15块。店员总是笑眯眯地站在那里,眼神里透着一股“反正你也离不开我”的自信。货架上的商品更新得很快,永远有那些只在社交媒体上见过的爆款,但价格也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窜。结账的时候,看着收银机屏幕上跳动的数字,心里直打鼓,手里的购物袋好像有千斤重。友客的东西是真的贵?
**友客的东西是真的贵。**就拿他们家最火的进口零食来说吧,比如那款来自日本的巧克力,在友客卖88元一盒,但我在淘宝上搜了一下,同样的商品旗舰店只要59元,而且还有满减活动。再比如他们家卖的那种网红咖啡豆,标价128元一斤,我在专业烘焙论坛上看到有咖啡师推荐的品牌,在大型电商平台的价格只有友客的一半左右,而且还是直接从产地直发的。就连那些看似普通的进口饼干、糖果,友客的价格普遍要比其他线上渠道高出30%到50%。更夸张的是,他们家卖的那些小家电,比如一个设计款咖啡机,友客标价1999元,我在京东自营看到同款,不仅价格低了400多元,还送了价值200多的配件。这些价格对比都能在全网找到实锤,不是随便说说。
友客的商品定价策略其实很有意思,他们主打的就是“进口”和“网红”这两个标签。你仔细看他们的货架,很多商品都来自东南亚、欧洲或者日韩,而且包装设计得特别花哨,很多都是抖音、小红书上刷到过的爆款。就拿那个卖59元的薯片来说,它的配料表里确实有进口的香料,但主要成分还是普通的土豆淀粉。包装上印着各种小众国家的名字,价格自然也要跟着水涨船高。再比如他们家卖的那些手冲咖啡器具,很多都是国内小作坊生产的,贴上“德国设计”或者“北欧风格”的标签,价格就敢喊到几百块。友客很懂消费者的心理,知道大家愿意为“独特”和“小众”买单,所以他们的商品定价从来不会低。
不过话说回来,友客的东西虽然贵,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。他们的店铺装修得特别精致,灯光、音乐、货架陈列都很有格调,逛起来就是一种享受。而且他们的商品更新速度很快,总能找到一些在别处买不到的爆款。比如去年夏天特别火的那个气泡水,友客是最早引进的,当时卖得很贵,但后来我发现,等那个商品在其他地方铺开之后,价格立马就降了。再比如他们家卖的那些进口水果,虽然贵,但品质确实好,很多都是空运过来的,新鲜度有保障。友客就像一个“轻奢”版的超市,你在这里买东西,除了商品本身,其实也在买一种体验和氛围。
当然,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这种“体验”买单。我有个朋友,特别喜欢逛友客,每次去都要买一堆东西,但钱包总是被掏空。后来她告诉我,其实很多商品在别的地方都能买到,而且价格便宜很多。比如她以前总在友客买的那种进口酸奶,后来她在社区团购群里找到了同款,价格只有友客的三分之一。再比如她喜欢的那个网红咖啡杯,友客卖168元,她在淘宝上找到了同款的工厂直销店,只要89元。现在她买东西前都会先在手机上搜一下,对比一下价格,如果差得太多,她就不会在友客买了。她说:“友客的东西是真的贵,但也不是不能忍,关键看值不值得。”
来自陕西安康的全先生是一位老烟民,也是友客的常客。他平时喜欢喝点小酒,抽点好烟,对生活品质要求很高。他说:“我第一次去友客,就是被里面的进口红酒吸引的。一瓶法国波尔多,在友客卖688元,当时我咬咬牙买了。结果回家一查,发现网上旗舰店只要450元,而且还有积分兑换。后来我才知道,友客的东西是真的贵。”全先生现在买东西都会先做功课,他会把友客的商品拍照,然后回家在各个平台上比价。他说:“现在购物太方便了,只要动动手指,就能知道哪个地方便宜。友客的东西虽然好,但不是什么都能买。有时候为了省点钱,我宁愿多走几步路,去附近的超市或者网上买。”不过,全先生还是对友客有些念想,他说:“毕竟逛友客也是一种享受,就像去高档餐厅吃饭,价格贵点,但体验不一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