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4日,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,烟草行业价格敏感话题再次成为市场焦点。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零售店发现,部分品牌香烟价格出现微妙调整,其中“红河(软甲)烟哪”的定价策略尤为引人关注。据北京某连锁便利店店主透露,该品牌近期每条价格从120元上调至125元,涨幅虽小,但已引发部分老烟民的不满。
在上海市徐汇区一家老字号烟酒店,记者见到了正在选购香烟的王先生。他一边将一包“红河(软甲)烟哪”放入购物袋,一边抱怨道:“以前120元能买到的东西,现在多掏5块钱,虽然不多,但心里总归不舒服。”王先生的看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心声。据市场监管部门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全国烟草价格投诉量同比增长23%,其中价格波动是主要诱因。
烟草行业专家李教授接受采访时指出:“当前烟草价格调整背后,既有成本上升的压力,也反映了国家控烟政策的持续深化。从近期《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》修订案的解读来看,未来烟草价格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监管。”李教授特别提到,近期多省市烟草局下发通知,要求规范零售终端价格行为,这可能是价格波动背后的重要推手。
记者查阅行业周报发现,本周全国卷烟批发价格指数微升至105.2点,创近三个月新高。其中,红河、白沙等中端品牌价格波动最为明显。在广州市天河区一家烟酒店,店主老陈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进货单:“上周进的‘红河(软甲)烟哪’还是118元一条,这周就涨到了125元,批发商说是‘根据市场供需调整’。”
消费者心态的变化也值得关注。在深圳工作的张女士表示:“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关注健康,就算价格不变,消费量也在下降。我周围很多朋友都开始尝试电子烟或者戒烟。”这一观点得到了市场数据的印证。据尼尔森零售监测报告,2025年上半年电子烟市场份额已突破15%,较去年同期增长3个百分点。
在成都武侯区,记者遇到了正在排队购买香烟的李大爷。他手里拿着一包“红河(软甲)烟哪”告诉记者:“虽然贵了点,但习惯了的味道还是得抽。现在年轻人都劝我戒烟,可这几十年的老习惯了,哪那么容易改。”李大爷的朴素话语道出了老烟民群体的真实处境。
烟草零售商协会秘书长赵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价格调整是行业正常现象,但必须依法合规。近期我们接到多起关于‘搭售’、‘捆绑销售’的举报,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,也损害了消费者权益。”她特别强调,任何价格变动都必须在烟草专卖局备案,不得擅自提价。
在武汉市江汉区,记者发现一家大型超市正在开展“买一包红河(软甲)烟哪送打火机”的活动。促销员解释:“这是厂家统一安排的促销,不是变相涨价。现在竞争太激烈,不搞点活动很难留住老顾客。”但消费者刘先生质疑道:“送个小东西就算促销?价格不降反升,这活动意义何在?”
烟草行业价格敏感性的背后,是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。中国烟草总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内部会议上曾透露:“随着原料成本、物流费用和环保投入的增加,烟草企业面临巨大压力。但价格调整必须谨慎,既要考虑企业效益,也要兼顾消费者感受和社会影响。”
在南京鼓楼区,记者走访了多家烟草专卖店,发现“红河(软甲)烟哪”的价格执行情况并不一致。有的店明码标价125元,有的店仍按120元销售。一位不愿具名的店主透露:“我们接到通知,价格调整分批次进行,所以现在市场上能看到不同价格。”这种“分步走”的策略,被认为是烟草系统平衡各方利益的一种方式。
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专家陈律师提醒:“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商家必须明码标价,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,也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。消费者遇到价格欺诈行为,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。”他特别指出,近期多起烟草价格纠纷中,消费者胜诉案例明显增多。
在杭州西湖区,记者遇到了正在考察市场的烟草批发商。他向记者展示了最新的调价通知:“红河(软甲)烟哪每条上调5元,从7月1日起执行。虽然幅度不大,但考虑到市场接受度,我们建议零售终端分阶段调整。”这种“温和涨价”的策略,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谨慎。
烟草行业价格波动背后的深层逻辑,值得深入探究。一方面,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,烟草种植和加工成本持续上升;另一方面,国家控烟力度不断加大,消费税调整预期增强,这些都给价格体系带来压力。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博士分析:“未来烟草价格可能呈现‘稳中有升’的态势,但幅度将受到严格管控。”
在昆明市,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位消费者,其中七位表示对“红河(软甲)烟哪”的价格上涨“有所耳闻”。一位姓杨的女士说:“现在什么东西都在涨价,香烟涨一点也正常。关键是涨得明明白白,而不是偷偷摸摸。”这种理性看待价格调整的态度,在消费者群体中颇具代表性。
烟草行业价格敏感性的另一个侧面,体现在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上。市场监管部门数据显示,价格调整期间往往是假烟泛滥的高发期。北京市烟草专卖局近日破获的一起案件显示,犯罪团伙利用“红河(软甲)烟哪”价格调整的时机,大量生产假冒产品,企图浑水摸鱼。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:“购买香烟务必选择正规渠道,注意查看防伪标识。”
在天津市和平区,记者发现一家老字号烟酒店贴出了“价格调整说明”,详细解释了“红河(软甲)烟哪”等品牌的价格变动原因。店主表示:“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懂法,我们也不敢乱来。明明白白告诉顾客为什么涨价,总比偷偷涨要好。”这种透明化的做法,在烟草零售终端尚属少见,但代表了行业发展的一个积极方向。
烟草行业价格敏感话题的背后,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复杂变迁。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替代品的出现,传统烟草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在上海市某高端商场,记者看到电子烟品牌展台前人头攒动,而传统香烟柜台却略显冷清。这一场景,或许预示着烟草行业价格博弈的新阶段即将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