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4日,随着全国烟草市场持续回暖,各品牌香烟价格与销售动态再次成为行业焦点。记者今日走访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多地烟草专卖店及零售终端,发现尽管监管趋严,但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关注热度不减,其中“香烟雪莲软蓝多少一包”的咨询量居高不下,侧面反映出区域性品牌在特定消费群体中的粘性。
据北京朝阳区一家烟草零售店主透露,近期“雪莲软蓝”的进价小幅上涨至每包15元,零售价稳定在16元,较去年同期上涨1元。店主表示:“很多老顾客会特意问这款烟,尤其是北方来的游客,他们觉得雪莲系列有‘家乡味’。”这与行业媒体报道的数据相符:2024年底,新疆中烟对雪莲系列进行了提价调整,但市场接受度较高,部分地区销量逆势增长。
记者采访了多位消费者。来自天津的赵先生(化名)表示:“雪莲软蓝的口感偏醇和,价格适中,比同价位的白沙或红塔山更符合我的口味。”而一位年轻消费者则坦言:“现在年轻人抽雪莲的比较少,但老一辈人很认这个牌子,尤其是‘雪莲软蓝’,他们认为性价比高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依然存在,有烟民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不同地区的价格对比,引发讨论。
行业专家对此现象解读各异。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明(化名)指出:“区域性品牌如雪莲,其市场策略更多依赖品牌历史与地域文化认同,而非全国性推广。随着《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》修订后对广告限制的加强,这类品牌更难通过营销扩张,只能依赖存量用户。”他补充道,2025年第一季度,全国烟草销量同比增长3.2%,但利润增速放缓,反映出市场竞争加剧。
监管层面,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《2025年卷烟市场监管重点》显示,对价格虚报、跨区域调货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。上海海关查获的一起案件显示,有商家通过虚假订单套取雪莲系列香烟,再销往非授权区域,被处以货值30%的罚款。这一案例反映出,在行业整体规范下,仍有部分经营者试图钻空子。
市场行情方面,国际烟叶价格波动也影响了终端产品定价。据菲利普·莫里斯国际公司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,全球优质烟叶均价上涨8%,间接导致国内部分品牌提价。但记者注意到,雪莲系列作为中低端产品线,受原材料成本传导的影响相对较小,其价格调整更多基于市场策略而非成本压力。
在云南昆明,记者发现“云烟(软珍品)”和“红塔山(经典1956)”的销量领先,而雪莲系列仅在新疆、甘肃等传统市场保持稳定。一位当地烟酒店老板说:“雪莲软蓝多少一包?我们这里卖17块,比北京贵一点,但新疆来的客户会多买几条带回去。”这种区域性差异也反映了烟草消费的地域属性。
烟草法律合规方面,新修订的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进一步强化了烟草销售监管。北京海淀区某社区网格员告诉记者,近期通过“扫码查验身份证”系统拦截了多起向未成年人售烟行为,其中涉及雪莲品牌的案例占两成。这表明,尽管雪莲定位中老年消费群体,但合规压力同样存在。
业内专家王涛(化名)认为:“雪莲软蓝多少一包的讨论,本质上反映了消费者对价格透明度的需求。随着电子烟、代用烟等替代品冲击,传统卷烟品牌必须通过稳定品质和价格体系来维持忠诚度。”他建议,区域性品牌可探索与旅游、文化IP联名等合规营销方式,弥补广告受限的不足。
在消费者评价方面,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雪莲软蓝的月销量环比增长5%,好评率维持在92%。一位五星评价写道:“15块一包,味道没变,就是现在买的人少了,有时候超市里断货。”这种“小众但稳定”的市场定位,或许正是雪莲系列在激烈竞争中存活的关键。
截至发稿前,记者从新疆中烟客服处获悉,公司暂无针对雪莲系列的全国性促销计划,但表示将根据市场反馈调整区域供货策略。这暗示着,在行业整体收缩的背景下,区域性品牌正通过精细化运营应对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