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4日,随着全球烟草行业政策持续收紧,我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监管调整。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总销量同比增长3.2%,但受控烟政策影响,传统烟草产品增速明显放缓,电子烟和低焦油产品成为市场新宠。记者今日走访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主要城市发现,烟草零售渠道正经历深刻变革。
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内,店主王先生向记者透露:“现在万宝路烟哪里能买到已经成了不少老顾客的口头禅,因为很多便利店因为新规取消了烟草销售许可。”据了解,自2025年1月起实施的《烟草专卖零售许可管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学校、医院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得新设烟草零售点,现有许可也将逐步取消。这一政策直接导致北京城区烟草零售点数量减少约15%。
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,尽管监管趋严,但高端烟草品牌依然保持强势地位。上海黄浦区某高端商场内的烟草专柜显示,万宝路(硬盒)售价为人民币70元/包,比去年同期上涨5元;中华(软包)售价120元/包,保持稳定。业内专家分析认为,这主要源于消费升级趋势和税收政策调整。
中国烟草学会秘书长李明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当前烟草行业正面临‘三重压力’:一方面是日益严格的控烟政策,另一方面是替代产品的激烈竞争,同时还要应对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我国烟草消费群体仍有3.5亿人,市场规模依然庞大。”
在消费者层面,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吸烟者。30岁的程序员小张坦言:“万宝路烟哪里能买到?我现在宁愿多走几条街也要买到正品,因为很多黑市上的假烟抽起来喉咙疼。”而45岁的张先生则表示:“价格涨得太快,我已经开始尝试电子烟作为替代。”
值得关注的是,电子烟监管也迎来新动向。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公布的《电子烟管理办法(修订稿)》明确,2025年7月15日起将全面禁止电子烟线上销售,所有电子烟产品必须通过实体店渠道分销。这一政策直接影响了包括悦刻、亿海蓝等在内的国内主要电子烟品牌。
在广东深圳,作为电子烟产业重镇,多家电子烟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达了对政策调整的担忧。深圳某电子烟企业市场总监陈女士表示:“新规将使我们行业损失约30%的销售额,但这也是为了规范市场,长远来看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。”
与此同时,烟草科技创新成为行业新焦点。记者在2025年国际烟草展览会上了解到,多家企业展示了低焦油、植物提取等新型烟草产品。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约翰·史密斯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:“我们的加热不燃烧产品IQOS在中国市场的接受度已达25%,这表明消费者正在寻求更健康的吸烟方式。”
烟草法律专家张律师指出:“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》修订案的出台,标志着我国烟草监管进入新阶段。特别是对烟草广告、促销和赞助的全面禁止,以及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,都将深刻影响行业发展。”
在市场行情方面,2025年第二季度,我国烟草行业整体利润同比增长4.7%,但不同细分市场表现分化明显。传统卷烟利润增长3.2%,而低焦油产品利润增长达12.5%。业内分析认为,这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健康烟草产品的需求增加。
记者在走访中发现,部分城市已开始试点烟草销售实名制。上海徐汇区一家便利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:“现在买烟需要出示身份证,系统会自动记录购买信息,这比以前严格多了。”这种做法预计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。
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烟草政策的收紧带来了诸多不便。在北京西单的一家烟草专卖店,顾客刘先生抱怨道:“现在万宝路烟哪里能买到?以前楼下便利店都能买,现在非要跑这么远。”但也有消费者表示理解:“为了健康,多跑点路也值得。”
随着“健康中国2030”战略的深入推进,烟草行业将面临更大变革。多位业内专家预测,未来五年,我国烟草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:传统卷烟市场份额继续萎缩,新型烟草产品加速发展,烟草零售渠道进一步规范化,消费者健康意识显著提升。
在监管层面,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重点加强对烟草制品非法流通的打击力度,完善跨部门协作机制,同时继续推进烟草税价调整,提高烟草制品价格,降低青少年吸烟率。
从国际视角看,我国烟草政策调整与全球控烟趋势保持一致。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与 sức khỏe(健康)项目主任玛丽亚·琼斯表示:“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,其政策调整将对全球控烟事业产生深远影响。”
在记者结束采访时,一位老烟民的话发人深省:“我抽了40年烟,现在觉得确实应该少抽点了。政策严一点,也许对我们自己有好处。”这或许正是当前烟草政策调整最真实的写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