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4日,随着全国烟草行业物流追溯系统的全面升级,各地烟草企业纷纷响应国家“一物一码”的监管要求,推动物流追溯体系向智能化、透明化方向迈进。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,截至7月1日,全国已有超过98%的烟草产品实现了全程可追溯,物流信息覆盖从生产、仓储到销售的全链条,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真伪鉴别依据。
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烟草专卖店内,店主李师傅向记者展示了最新的物流追溯系统操作流程。“现在每一包烟的二维码都能直接跳转到官方认证页面,消费者扫码后不仅能看到生产日期、批次号,还能实时查询物流轨迹。”李师傅表示,这一系统自2024年底试点以来,有效打击了假冒伪劣产品,提升了消费者信任度。据行业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全国烟草市场假烟查处率同比下降23%,追溯系统的应用功不可没。
记者在走访中发现,消费者对物流追溯的关注度显著提升。在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家便利店,一位正在选购香烟的顾客王先生告诉记者:“现在买烟都会先扫码看看,尤其是十几块的细烟,像‘黄山’、‘双喜’这些牌子,扫码后信息齐全才放心。”他提到的“十几块的细烟有哪些烟好抽”成为不少烟民选购时的口头禅。据市场行情报道,2025年二季度,细支烟市场份额占比已达到28%,其中价格区间在10元至20元的细支烟销量增长最为明显。
烟草行业专家张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:“物流追溯系统的升级不仅是技术进步,更是行业合规化的必然趋势。根据《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》修订后的要求,所有烟草制品必须具备完整的追溯信息,否则将面临停产整改。”他进一步解释,此次升级还引入了区块链技术,确保数据不可篡改,为后续可能实施的电子烟监管提供了参考模板。
在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,相关负责人透露,上海市已率先实现烟草物流与城市交通大数据的联动。“消费者扫码后不仅能看到物流信息,还能看到香烟从工厂到销售终端的运输轨迹,甚至可以查看运输车辆的实时位置。”该负责人表示,这一创新举措在2024年上海市“双十一”期间得到了验证,物流效率提升15%,库存周转率提高8个百分点。
不过,也有业内人士对系统实施提出建议。某省级烟草公司物流负责人陈经理向记者反映:“目前系统对偏远地区的小型零售户支持不足,部分山区店铺网络信号不稳定,导致追溯信息无法实时更新。”他建议国家烟草专卖局进一步优化系统兼容性,为不同地区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。
在消费者评价方面,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。来自广州市的刘女士表示:“十几块的细烟有哪些烟好抽?我最近发现‘娇子’细支的物流信息特别详细,甚至能查到生产工人的编号,感觉买得踏实。”而另一位消费者则吐槽:“有些老牌子虽然好抽,但追溯系统做得比较简单,希望厂家能统一标准。”
与此同时,国际烟草市场对中国的物流追溯体系表现出浓厚兴趣。美国《烟草时报》近日发表评论称,中国烟草的“一物一码”模式为全球烟草监管提供了新思路,特别是在防止未成年人购买香烟方面,追溯系统与身份证联网的功能值得借鉴。欧盟烟草行业协会也表示,正在研究将中国经验引入欧洲市场的可行性。
在价格方面,记者走访市场发现,2025年7月,全国烟草价格体系保持稳定。以细支烟为例,“南京”细支零售价16元/包,“黄金叶”细支15元/包,而“红双喜”细支则维持在14元/包。消费者普遍认为,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,物流追溯信息的完整度已成为选购的重要参考因素。
针对行业未来发展,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司长表示,下一步将推动物流追溯系统与税收监管的深度整合,预计到2026年,可实现全国烟草税收的实时监控。同时,针对电子烟的追溯标准也在制定中,有望在年底前出台相关配套政策。
在云南昆明,一位经营烟草生意多年的老板对记者说:“十几块的细烟有哪些烟好抽?现在大家更关心的是哪家的追溯系统做得好。你看我这店里,扫码后能显示生产环境的牌子,销量明显比其他的高。”这一现象反映出,随着物流追溯系统的普及,消费者正从单纯关注价格、口感,转向更加综合的品牌价值评估。
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,部分烟草企业开始利用追溯数据优化生产计划。例如,河南某卷烟厂根据系统反馈的物流时效数据,将省内配送时间缩短至12小时以内,同时针对扫码率高的产品加大生产比重。这种基于数据的精细化运营,正成为行业降本增效的新路径。
随着2025年“7·5”全国烟草行业物流追溯系统全面升级日临近,各地烟草专卖局已组织多轮培训,确保零售户熟练掌握新系统操作。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已有超过200万人次的零售户参加了线上线下的培训课程,为系统平稳过渡打下坚实基础。